一、研究组介绍
汪敏先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于2015年获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师从于美国科学院院士Martin Pollak于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起就职于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任Computational Biologist,合作导师为Amit V. Khera助理教授 和 Sekar Kathiresan教授。2021年回国加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带领研究团队开发、发展及利用统计遗传学、医学遗传学等先进计算手段,围绕大规模人群队列数据,解析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基础机制、发掘疾病标志物及治疗新靶标,开发基于基因组学与表型组学的疾病患病风险预测评估新模型。
课题组前期通过分析大规模电子病历、遗传变异及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等,系统构建了多种用于遗传诊断、致病基因发现、疾病风险预测及药物靶标发现与优化等方面的遗传统计模型和方法,疾病风险预测与诊断模型部署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临床,系列研究成果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成功转化。迄今,已发表SCI论文近40 篇,在 NEJM 、JACC、Nat. Comm.、PNAS、JASN等国际顶级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4篇。 研究工作被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评为遗传信息用于临床实践领域的重要突破, 并被 Science等顶级学术期刊及The Times等国际知名媒体亮点报道。
二、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 课题组现有56万人(5万患者和51万对照)冠心病队列数据,所有个体包括全基因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和电子病历数据,利用基因组功能性罕见变异解析冠心病的遗传基础机制;
- 整合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数据、多维组学数据、疾病临床影像学数据等解析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基础机制,发掘疾病风险新基因、新生物标志物及治疗新靶标;
- 立足于中国人群生命健康大数据,开发针对中国人群优化适用的疾病风险预测新模型;
- 利用现代云设施,开发安全、高效、可分享的生物医学大数据解析关键云设施与平台;
- 开发遗传统计算法解析生物医学大数据。
三、薪酬待遇
- 根据竞聘的相应岗位及个人研究背景和经历,参照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相关规定享受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优秀者待遇从优。
- 2.博后工资28万起,博后期间依托研究组获得基金支持的工资35万起。具有优秀研究成果的博士后申请者推荐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和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等,入选后工资40万起,并优先推荐博士后公寓。赴美交流期间年薪不少于6万美金。注:工资均为税前年薪。
- 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及Broad Institute等有长期稳定合作,推荐申请博后交流基金,积极推荐国际合作交流。
- 聘期表现优秀者,聘期结束后可获得后续支持、进入事业编制、推荐申请人才项目等。
四、应聘方式与材料
- 个人简历及其他能够证明个人能力的电子材料;
- 副研、助研或者博后申请者需额外提交英文Cover letter and Research statement(包括研究陈述,对研究领域的了解、工作设想及未来规划)和代表性论文等相关材料;
- 至少两名推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 推荐使用英文申请材料;
- 注明课题组名称与应聘岗位、姓名;
- 同时欢迎实习生加入课题组;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符合应聘条件者均可报名,招满即止。请将上述信息发送至
wangmx@big.ac.cn
或 wangfei@big.ac.cn
。欢迎广大热爱科学研究事业的有志之士加入研究课题组!